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

陳騰輝 馬公本島觀光遊憩資源介紹(順承門)




2095420013 陳騰輝 x710620@yahoo.com.tw

馬公本島觀光遊憩資源介紹(順承門)







媽宮城亦稱澎湖城、也稱光緒城。也是清朝最後一座築建的防禦性城池。光緒十一年(1885)二月十三日法軍攻佔媽宮,同年六月,中、法議和後法軍撤離澎湖。清廷為提高澎湖的防禦,特增派兵勇,並任命吳宏洛為澎湖鎮總兵駐守媽宮。 光緒十二年(1886)十一月總兵吳宏洛奉命辦理澎湖防務,經閩浙總督楊昌濬和臺灣巡撫劉銘傳商談建城之議後,配合媽宮地區的紳民稟請建城。光緒十三年(1886)澎湖鎮總兵吳宏洛奉劉銘傳令,建媽宮城。 

依《澎湖廳志》卷二規制城池載:「周圍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,牆垛五百七十個,牆身連垛計高一丈八尺,腳跟入地三尺五寸,厚二丈四尺,設東門(朝陽門)、大西門、南門(迎薰門)、北門(拱辰門)、小南門(即敘門)、小西門(順承門)共六門。東門臨海,西接金龜頭砲臺,北面護城河一道。其東、西、北、小西、小南五門,上蓋敵樓各一座;東西北三門內旁,蓋更樓各兩間,西間內南道更樓一門。又東城安設砲位一尊,城牆內蓋兵房四間。」(註:按《澎湖廳志》(1893)林豪所繪澎湖城圖和日治時期拍攝照片所示,六門中唯一未蓋敵樓者為大西門。《澎湖廳志》卷二城池 記錄文中「其東西北小西小南五門上蓋敵樓各一座」。其原著「西」字應是「南」字之筆誤。 

另媽宮城中,即敘門與迎薰門二城門,何者為南門或小南門,在《澎湖廳志》澎湖城圖和城池文字記錄上並未有明確記載。近代澎湖縣志史,即有即敘門(小南門)、迎薰門(南門),和即敘門(南門)迎薰門(小南門)兩種不同名稱的記載。 媽宮城建城面積約二十六公頃。城內有諸多重要建築:總鎮衙置、鎮標中營遊擊(原右營守備署)、右營都司署(原遊擊署)、左營中軍守備(原吳宏洛行台、程朱祠前)、通判署(原副將衙門)、水雷門、天后宮、北極殿、軍煤廠、鹽課管、水仙宮、演武亭、練營、程朱祠、電報局、城隍廟。

媽宮城歷近二年的築建,於光緒十五年十月完工,共花費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七兩銀子。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,曰軍由龍門村東側海岸裡面角處登陸後,僅三日,曰軍即政入媽宮城內。日治時期澎湖廳政府為了加強海港的功能性,和媽宮市街的擴充計劃,於明治四十年二月十五日開始執行拆除媽宮城築港工程。首先拆除即敘門到迎薰門及東角砲台東南臨海部份城牆,做為媽宮港第二棧橋至第三棧橋間的築港材料。第二階段於昭和十三年十月十日起拆除東門(朝陽門)至北門(拱辰門)段城牆,自此媽宮即不再區分城內、城外了。而媽宮城也維持了近五十年的歷史使命。 今媽宮垣尚遺留部份,北起自北門西側(拱辰門)今公共汽車候車站西側路口,沿觀音亭東側城垣(介壽路旁)到大西門(今中興門),再南下至小西門(順承門)處。

日治時期為澎湖要塞司令部,台灣光復後改為澎湖防衛司令部所在地的外圍城垣。 媽宮城小南城門(即敘門)原址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族交叉路口處。南門(迎薰門)原址位於今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路口處。東城砲台又名東角砲台,原址位於今仁愛路二號現址。東城門(朝陽門)原址位於今民生路與民權路、重慶街、光復路、中華路交叉路口處。北城門(拱辰門)原址位於今民生路與民族路交叉路口處。西城門(大西門)原址位於介壽路澎湖防衛司令部中正堂對面,民國五十一年改稱為中興門(未拆除)。小西城門(順承門)位於中仙路盡西處,民國六十一年修護後,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

民國七十五年重加整修,民國八十九年再予修復呈現今貌。 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